6 月中旬以來,超微半導體 AMD 股價一路飆升,累計漲幅超過 60%,一舉成爲市場焦點。這波漲勢不僅受到 AI 熱潮催化,更有多個基本面利多作爲支撐。多家分析機構紛紛上調目標價,使市場預期達到新高。
然而,隨着 8 月 5 日財報臨近,市場開始擔憂:這波漲勢是否已透支了所有利好?潛在的回調風險又有多大?
在財報公佈前,我們有必要梳理一下支撐AMD本輪上漲的核心利多:
一、AMD 獲 AI 巨頭背書
6月中,AMD 在 Advancing AI 大會上發表了全新的 Instinct MI350 系列 AI 加速器,包括 MI350X 和 MI355X 兩款産品。新一代芯片在速度、效率和擴展性方面都比之前的版本強上許多。
AMD 還宣佈,像 Meta、OpenAI、微軟和特斯拉這樣的全球科技大公司,已經在使用他們的加速器。更重要的是,AMD 和 Oracle 合作,計劃使用超過 13 萬顆 MI355X 晶片,打造一個超大規模的 AI 運算平臺。這些進展不僅説明 AMD 産品性能強,也証明它已經開始獲得主要 AI 公司的認可與採用。
二、AI 芯片定價調升
另外,有消息傳出,AMD 將 MI350 系列芯片價格從 1.5 萬美元上調至 2.5 萬美元,漲幅近 70%。雖然官方尚未証實,但分析師認爲,這反映了 AMD 對市場需求的高度信心,也顯示它的産品開始具備溢價能力。
即使漲價,MI350 系列的定價仍低於競爭對手英偉達 Blackwell B200 芯片(約 3 至 4 萬美元),但在性能上據稱已大幅追近,性價比優勢更爲明顯。加上,英偉達的供貨緊張、排隊週期長,也爲 AMD 提供了切入的機會。
市場信心也隨之升溫。匯豐銀行將 AMD 2025 年 AI 芯片營收預期從 96 億美元大幅上調至 151 億美元,進一步強化市場對成長潛力的看法。
三、出口禁令暫停
今年稍早,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爲由,限製AI芯片出口到中國。受這項禁令影響,AMD 對 MI308 系列芯片的庫存減記了 8 億美元。
不過,最近禁令突然放寬,市場把這視爲利好消息,認爲 AMD 有機會把這些芯片庫存出清。當天股價也因此跳漲約 6%。
雖然庫存出清仍有不確定性,但不少投資人相信,這會改善 AMD 的短期獲利表現,也讓股價上漲更有支撐。
根據美國銀行(BofA)分析師預測,如果 2025 年 AMD 能順利恢複對中國的 AI 芯片出口,相關營收有望比原本預估多出 7 到 10 億美元,到了 2026 年甚至可能增加到 15 到 20 億美元。
四、CPU 業務穩步推進
在服務器 CPU 市場,AMD 的市佔率已經接近三分之一,競爭對手英特爾的份額則掉到 63%。一些研究機構預估,到 2026 年,AMD 的市佔率有機會提升到 36%,樂觀者甚至看好 60%的目標。
在客戶端 CPU 方面,隨着消費市場回溫,加上關稅帶動需求,AMD 也持續從英特爾手中搶下更多市場。同時。Arm 架構 CPU 也開始崛起,首度突破雙位數市佔率(11.9%),對 AMD 和 Intel 都構成新挑戰。
可以説,CPU 市場將是未來 AMD 能不能穩住基本盤、繼續擴大的關鍵戰場。
財報臨近:利多是否已提前反映?
市場預期 AMD 將在 8 月 5 日公佈約 57 億美元的季度營收,同比增長約 6%。投資人最關注的是 AI 相關的數據中心業務,尤其是 MI300 系列是否能帶來驚喜的營收增長。如果數據漂亮,可能會再帶動一波股價上調。
但也要注意,目前股價已充分反映樂觀預期,如果財報表現不如預期,可能會出現利多兌現即利空的情況,導緻股價回調。
總結:守得住上漲才是關鍵
AMD 從發佈 MI350 繫列,到芯片定價提升、出口禁令解除、CPU 基本面穩固,再到即將登場的財報,形成一波結構清晰的多重利多行情。但能否走出持續上揚走勢,關鍵仍在於:
中長期來看,AMD 具備基本面實力,尤其在 CPU 與 AI 芯片協同帶動下具備獨特成長性。但短線操作仍需警惕財報前後的波動風險。要知道,守住漲勢,往往比起飛更難。
隨時隨地留意市場動態
市場易受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
對關注價格波動的投資者極具吸引力
流動性兼顧深度與多元化,無隱藏費用
無對賭模式,不重新報價
通過 Equinix NY4 服務器實現指令快速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