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 Anytime, Anywher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is website is managed by Ultima Markets’ international entities, and it’s important to emphasise that they are not subject to regulation by the FCA in the UK. Therefore, you must understand that you will not have the FCA’s protection when investing through this website – for example:
Note: Ultima Markets is currently developing a dedicated website for UK clients and expects to onboard UK clients under FCA regulations in 2026.
If you would like to proceed and visit this website, you acknowledge and confirm the following:
Ultima Markets wants to make it clear that we are duly licensed and authorised to offer the services and financial derivative products listed on our website. Individuals accessing this website and registering a trading account do so entirely of their own volition and without prior solicitation.
By confirming your decision to proceed with entering the website, you hereby affirm that this decision was solely initiated by you, and no solicitation has been made by any Ultima Markets entity.
I confirm my intention to proceed and enter this website Please direct me to the website operated by Ultima Markets , regulated by the FCA in the United Kingdom很多公司喜歡把財報、指引和重要公告放在收盤後發布。因為參與者減少、資訊集中,盤後這幾小時常常提前定調。第二天的缺口方向和板塊強弱。對主動型交易者來說,盤後是資金先行表態的窗口。對偏穩健的投資者,盤後能用來驗證情緒與基本面,例如誰因業績被追捧、誰因支出或指引被下修。看懂盤後,你更容易在隔日開盤時判斷該順勢而為,還是逢高或逢低反向操作。
美股盤後交易是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那斯達克等主流市場的常規交易時間結束後,投資者繼續透過電子通訊網路進行股票交易的行為。
與常規交易時段相比,盤後交易有幾個顯著不同的特點,投資者必須高度重視:
流動性較低
由於參與的交易者和機構數量遠少於白天,市場的流動性會顯著下降。這可能導致你的訂單無法立即成交,或者買賣價差增大,從而提高交易成本。
價格波動可能更劇烈
許多公司傾向在收盤後發布季度財報、業績指引或重大新聞。這些消息會集中引發買賣決策,在流動性不足的市場中,極易導致股價在短時間內出現劇烈波動,創造機會的同時也放大風險。
交易限制與工具差異
並非所有券商都支援盤後交易,部分券商可能要求投資者簽署額外協議或對交易類型有所限制。此外,在盤後交易時段,某些複雜的訂單類型可能無法使用。
美股盤後交易時間是美東時間 16:00–20:00(週一至週五,節假日除外)。
常規交易為 9:30–16:00 ET,具體可參與時段以券商延長交易時段規則為準。
盤前和盤後都屬於延長交易時段,由 ECN 電子系統撮合,流動性與成交深度通常弱於常規時段。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資訊來源與價格行為:
新手更建議以常規時段為主。若參與延長時段,務必小倉位、用限價單並設定硬止損。
盤前
盤後

科技股領跌:盤中承壓、盤後分化
在剛剛結束的美股交易日中,市場經歷了「盤中承壓,盤後分化」的一幕。週四收盤時,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瓊斯指數下跌 0.23%,標普 500 指數下跌 0.99%,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跌幅更深,達到 1.58%。
盤後情緒回暖,基本面主導市場節奏
盤後交易中,多家科技巨頭的財報表現成為市場焦點。蘋果公司公布營收達 1,024.7 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超過 2%。更引人注目的是亞馬遜,其營收達到 1,802 億美元,每股收益 1.95 美元,均超出分析師預期,推動股價在盤後暴漲 13%。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Meta 公司,該股在財報公布後大跌 11.33%,成為拖累科技板塊的主要因素。
這一市場表現向投資者傳遞了明确信號:在當前環境下,公司基本面和財報表現正在主導短期市場節奏。交易者應當關注次日開盤的缺口方向與成交量變化,判斷這一走勢是否會延續或出現回補。
科技板塊內部分化明顯
在常規交易時段,科技股普遍承壓。Meta 大跌 11.33% 成為表現最差的個股,特斯拉下跌 4.63%,市場擔憂其電動車銷量增長放緩。英偉達和微軟分別下跌 2.00% 和 2.92%,顯示 AI 概念股出現短期降溫。然而谷歌卻逆勢上漲 2.45%,表現出相對穩定的基本面預期。
這種分化格局為交易者提供了重要信號,需要準確區分那些基本面良好但短期回調的被錯殺個股,與那些面臨增長預期下修或成本壓力的邏輯受損個股,並據此進行投資組合的強弱調整。
Meta 大跌 11.33%
Meta 的暴跌主要源於市場對其在 AI 領域巨額投入的擔憂。儘管廣告業務表現尚可,但大幅增加的支出壓縮了利潤空間,在利率環境仍然偏高的背景下,投資者對長期投入的耐心明顯不足。
蘋果財報盤後
蘋果營收達 1,024.7 億美元
蘋果公司則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不僅營收超出預期,管理層對下季度 iPhone 和整體營收成長 10%–12% 的指引更是提振了市場信心。特別是 iPhone 17 系列的銷售動能、Mac 與服務業務的穩健表現,都支撐了其股價的盤後回升。
蘋果在 2025 年的挑戰與機遇並存。其業績的底氣可能將更多來源於:
在硬體創新進入深水區後,市場將更關注蘋果如何透過其龐大的生態系統進行服務變現與新硬體突破。這將是支撐其 2025 年估值的關鍵。
亞馬遜財報
亞馬遜盤後暴漲 13%
亞馬遜的卓越表現則來自多個方面的支撐。除了營收和每股收益雙雙超預期外,其 AWS 雲業務營收達到 330 億美元,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對下季度 2,060–2,130 億美元的營收指引也高於市場平均水平,CEO 安迪·賈西關於「AI 需求增長為 AWS 帶來新動能」的表態,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該公司 AI 商業化能力的信心。
從這次財報季的表現可以看出,市場投資主線正從「故事驅動」轉向「業績兌現」。那些能夠將 AI 概念轉化為實際收入和利潤的公司將獲得估值溢價,而單純依靠概念炒作的公司將面臨壓力。
對於交易者而言,盤後反應代表了資金對公司財報的真實態度,是判斷個股強弱的重要參考。在具體操作上,建議採取分化策略,重點關注業績表現強勁的領先企業,謹慎對待業務邏輯面臨挑戰的公司,同時配置部分業績穩定的防禦型標的。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財報期間市場波動性顯著加大,在盤前和盤後交易中應當優先使用限價單,嚴格控制倉位規模,並設定合理的止損位,確保在把握機會的同時有效控制風險。
倉位管理
盤後交易流動性較低,專業交易員通常將單筆交易倉位控制在常規交易時段的 1/3 以內。例如,若日間交易倉位為 300 股,盤後交易僅會建倉 100 股。
止損策略
由於價差擴大和波動加劇,必須設定硬性止損。建議將止損幅度設定在 -2% 至 -3% 之間,並採用自動止損單執行。
交易時機選擇
重點關注財報公布後的前 45 分鐘。這個時段市場反應最為充分,之後流動性會顯著下降。避免在收盤後立即追漲殺跌,等待初期波動趨於平穩後再尋找進場機會。
工具運用
使用 Level 2 行情觀察大單流向,特別關注機構訂單的分佈情況。同時監控相關 ETF 的盤後表現,作為個股走勢的輔助判斷指標。
誤區一:盤後漲幅必定在次日延續
事實數據顯示,約 40% 的顯著盤後漲幅在次日開盤後 1 小時內回吐超過 50%。
破解方法: 在盤後獲利了結部分倉位,鎖定利潤。若確實看好次日表現,可保留核心倉位,但需設定移動止損。
誤區二:盤後交易無法執行大額訂單
實際上,透過暗池交易和大宗交易平台,機構投資者仍能完成大額交易。
破解方法: 普通投資者可採取分批建倉策略,將大單拆解為多個小單,在 30–60 分鐘內逐步完成交易。
誤區三:所有股票都適合盤後交易
流動性差異極大,那斯達克 100 成分股通常具有較好的盤後流動性,而小盤股則可能面臨無法平倉的風險。
破解方法: 專注於日均交易額超過 500 萬美元的股票,避免交易冷門品種。
誤區四:忽略交易成本
盤後交易的價差通常是日間的 2–3 倍,這會顯著增加交易成本。
破解方法: 堅持使用限價單,避免市價單。將價差因素納入盈利計算,確保預期收益能夠覆蓋額外成本。
步驟:
能否用市價單?
多數情況下不建議/不支援。盤後報價簿較薄,市價單容易以極差價格成交,導致超預期滑點。
若券商放行市價單,也應以很小倉位測試,且僅用於流動性極好的標的(如 QQQ、AAPL、AMZN 等)。
盤後能提前看見資金的態度,但同時也會放大價差和波動。把盤後的訊號,與你的基本面判斷、關鍵價位和倉位管理一起考慮,勝率才更穩。想把策略落到實處,先從小倉位、限價單和明確止損開始;感覺節奏對了,再逐步放大。
在 Ultima Markets,你可以獲取主要美股與板塊的市場解讀與學習資料,並用相應工具把計畫執行到位。行動前別忘了閱讀風險披露,給策略留好空間。交易始終有風險,但準備越充分,把握就越大。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作為參考資訊,不能視為任何形式的金融、投資或專業建議。文中觀點不代表 Ultima Markets 或作者對任何特定投資產品、策略或交易的推薦。請勿僅依據本資料作出投資決策,必要時請諮詢獨立專業顧問。